談“死” 原創 王仙娥 仙娥湖的月亮 我常常想到“死”,想到已故的親人,想到突然沒有了的名人、明星,想到自己終究也難逃一死。 想起活生生似乎昨天還跟我說著很多話,笑容可掬的父親和婆婆,現在卻躺在墳墓里,這真是一件殘酷的事情,想起來就替他們感覺憋悶得慌。安靜地長長久久地睡去,醒來會是什么時候?什么地方?我們是否還會在哪里遇見?目前看只能是夢里。親人們的逝去,是把我們的心一塊一塊的掰開,然后摔碎在水泥地上。走一個親人就是掰一塊兒摔碎。 我也常常想起喜歡但突離世的名人、明星,季羨林、吳宓、楊虎城、單田芳、師勝杰、李詠、金庸……。不管你多大年齡,不管你成就高低,不管你有錢沒錢,不管你正幸福著還是正悲傷著,“無常”到來的時候,任何人無法阻擋,無法抗拒,無法挽留。它不以個人的或是周圍人的意愿為目的。“心想事成”絕對是軟弱無力的,是空想,是一廂情愿。明星、名人的死,使我看到生命的平等和死亡的突兀,一次次給自己敲響警鐘。 我也常常想到自己的死。說句實話,我也有恐懼,因為我不知道哪個世界到底什么樣子,對于未知誰都難免心存驚恐。所以我努力學習、積極探索,想找到從容應對“無常”的辦法和面對“無常”應該具有的心態,我想找個讓自己強大到不怕死的理由。我常常想,如果讓我活過六十,我就開始小賺,活過六十五,是中賺。活過七十絕對是大賺了。 至少我現在卻還不想死,我想看著兒子成家立業、兒孫滿堂、幸福生活我才放心。我想多陪陪老公、孩子、母親、兄弟姐妹、好朋友,我還沒看夠春天的花、夏天的河、秋天的月、冬天的雪,這個世界太美好了,那么多美景我還沒看,那么多美妙的故事我還沒聽,那么多好看的書我還沒看。 我現在常常有個困惑:為什么那么多人喜歡自尋煩惱,包括曾經的自己,榮譽有那么重要嗎?金錢有那么重要嗎?都要拼著命去爭取。成功是個什么東西?失敗是個什么東西?都只不過是一件事情的結果而已。別人的評價有那么重要嗎?我有時候急切地想去點化所有“迷途”的人,我知道自己力量很微弱,但我愿意努力。我希望大家都能力所能及地做個好人,更多的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不要太多的被外界左右。假如明天死亡就要來臨,問問自己今天打算做什么?這也就是你一生應該好好去完成的事情。 不要把感情浪費在無聊的人身上,不要把時間浪費在無聊的事情上面。一切一切都是浮云,唯有自己敞開心懷,包容一切,體悟生命,自我造就,讓自己每時每刻每分每秒心境敞亮、平和、愉悅,關愛自己,快樂生活。人生譬如朝露,瞬息即逝,還敢那樣糊里糊涂去浪費嗎?快樂,絕大多數時候與金錢無關,與地位無關,只由你自己的想法決定。 生命的長度誰都無法主宰,權利在上帝那里。但怎樣使有限的生命豐盈起來、快樂起來,權利都在我們自己手里。 珍惜吧!不管來世,只管今生。 +10我喜歡
文/高致賢 我1937年出生于青龍山溝溝里的一個世代農民家庭。那年的干支紀年丁丑,屬牛。那時還是舊中國,耕牛屬于當時當地農家的大財產,父母就給我取名致富,這就是父母對我的最大希望。山區農家除了耕地就沒有其它出路,努力耕地就是我的前途。實事求是地說,我天資聰穎,我村里設了一個私塾,請的先生是我的表哥文子奇,媽媽就隨時帶我到教室外旁聽人家讀書,在父母和表哥的引導下,我三歲開始背誦古詩,讀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等,雖然有許多字不認識,跟著大人讀“白口書”,但是我能包本背誦出來。因家窮交不起學米(費),不能進校讀書;而且當時當地的風俗習慣必須7歲才能拜孔圣人像入學發蒙。我5歲時,村里的私塾就垮了,我7歲時,老人們苦掙苦扎,送我到鄰村讀了兩年私塾,而且第一年因教室失火中途而廢,實際只讀了一年半就失學回家牧牛、砍柴、割草、干農活。新中國在北京成立兩個多月后,1949年12月我的家鄉才解放,那時我已經成為地道的農民了!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百廢待興,國民經濟發展,國家需要各種各樣的科技人才,教育事業迅速恢復發展,實行春秋兩季招生。但我已經承擔起奉養父母的責任,不能進校讀書了。我們村里開辦夜校掃盲,我就充當教師之一,還不時幫助土改工作隊的同志填寫一些報表,使我的文化知識不斷提高,農業互助組成立,我當了記工員,1956年春,村里成立了初級農業生產合作社,我父親到高枧鄉合作醫療診所工作,家里生活有保障了。是年秋天,我以同等學力考取畢節師范學校初師部;1958年提前畢業分配當教師。當我教學生們唱起:“五星紅旗,迎風飄揚,勝利歌聲多么響亮,歌唱我們親愛的祖國……”的時候,師生都感到無比的自豪! 1961年,國家對于國民經濟實行“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八字方針,大方縣文教局保送我帶全薪、全脫產到畢節師范學校中師部進修3年,使我的文化知識和寫作水平得到很大提高!畢業后,回到鄉村辦學,目睹三年困難時期過后的國民經濟恢復發展很快!文化教育也隨之磅礴發展! 1965年我被調縣文教局教研室工作,次年調縣委宣傳部從事專職新聞通訊,使我寫作的一技之長得到充分發揮,開始在省級報刊發表作品,文革初期,我因此受到監督勞動,只能在勞動之余悄悄讀書、習作,但不能發表…… 粉碎“四人幫”,罪惡的文革結束,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決定改革開放,祖國迎來了科學文化的春天,文革中停辦的報刊雜志很快復刊,各級各地紛紛創辦報刊雜志,發表作品的園地如雨后春筍;改革開放的新生事物層出不窮,為作者提供了取之不盡的寫作素材,稿費制度恢復,作者可以按勞取酬,更加提高了我的寫(創)作積極性。后來,我被調到縣電臺從事專職新聞工作,如魚得水,除了年年超額完成本職工作任務外,還創造了在地(市)級以上的各級新聞、文藝、理論報刊電臺等媒體每個工作日發表一篇(次)作品的記錄,在人民日報、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等國家級媒體發表的作品也不少!因此,我于1987年就先后破格晉升記者,加入中國作家協會貴州分會。成為大方縣有史以來第一個獲得記者職稱和作家頭銜的人,國民經濟與科學文化比翼齊飛的成果在我的身上得到體現! 1998年退休之后,我旅居深圳。改革開放排頭兵的深圳,新鮮事物更多,寫作素材豐富,想不寫都不行,我得以充分發揮余熱,一直寫作不斷,成果豐碩…… 而今,我已編輯了20多部書稿,并由國家出版社正式出版了我的回憶錄《快樂人生》、散文隨筆集《鄉音悠悠》和雜文集《心口常開》等8部專集和多部合集,還有一批待出版的電子書稿,因此,有文友戲稱我最牛!我說:要說牛也可以,但是。必須知道:“祖國牛了我才牛”!為什么?舊社會只讀兩年不滿私塾就失學的我,直到1949年新中國成立7年之后,我才正式讀了5年書,其中,初師兩年的書學費、食宿費全由國家提供;中師三年帶全薪脫產(不工作)進修,我正式讀書5年,全是國家免費。這種讀書條件只有新中國才能辦到!這使我深深感到: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沒有新中國就沒有我高致賢的讀書。 不難設想,如果沒有新中國的成立,僅憑那兩學私塾都沒有讀完的的我,能在國內外發表幾百萬字的文章、出版七八部專集? 作品能收入中國新文學大系? 創作手稿能夠與齊白石、林語堂、魯迅、馬克思、恩格斯等中外名家的手稿一起,經過多家公司聯手推進手稿審核,哈佛大學完成手稿目錄的轉換而入選人文社會科學“發表之家”官方網文獻的資料大全手稿列表嗎?(見附件1) 在全球推出35名網絡作家簡介(其中,俄羅斯10名、中國5名、美國3名、加拿大、意大利和印度各2名;法國等10個國家和中國香港各1名),我能榜上有名嗎?注:此條信息來源于:【www.inbooker.com/zh...-2018-12-20-快照-預覽”的條目】,沒有祖國現代科技的發展,我怎能成為享譽國際的網絡作家?(見附件2). 我之所以能夠在寫作上取得一些成就,全靠黨和國家的培養和教育。吃水不忘挖井人,心甘情愿報黨恩!黨的恩情如何報? 我除了將已經出版的專集與部分合集獻給國家和本省、市、縣圖書館外,其余幾千冊,均先后贈予我縣將近500所公、民辦中、小學以及全縣鄉、村的文化站、室。受到縣委縣政府領導的高度重視!所以,一些朋友稱贊我“牛啦”! 我說:是的,一路走來,已進83歲的我!72周歲時寫了一首《祖國屬牛我屬牛》的小詩。講的是我出生于1937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于1949年,按干支紀年法,我和新中國皆屬牛。十年過去了,經過仔細推敲和深入體驗,我深感那個標題要改為《祖國牛時我才牛》。為什么? 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舊中國,我雖然屬牛,那也不過是一頭帝國主義列強刀俎下的菜牛!新中國成立了,自己成了國家主人,才有耕作自己土地的自豪感!國家給予我很好的工作條件,我才能取得優異成績,個人的命運和祖國的興衰緊緊連在一起! 只有在改革開放新時代的今天,在拓荒牛改革開放再起步的深圳,我才能成為不用揚鞭自奮蹄的一頭老牛!記得有一篇網文寫道:“沒有祖國,你什么都不是”,是的,我還想補充一句:祖國不強,你也強不了!不是嗎?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我最多不過是能夠每年鬼節寫點包燒給亡魂;平時寫點借條、欠條、當契、賣契的農民,哪能成為成績不錯的記者、作家? 2019.4.5.于深圳 作者簡介:高致賢,漢族,1937生,貴州大方縣人,作家、記者,先后任過教師,宣傳、青年、文化、文物專干,黨政秘書,專職記者,文聯常務副主席,政協常委等。 +10我喜歡
文/馬富海 “今天咱們一定得回去!”鐵早上起床后說的第一句話,就是這句。但這話更像是對自己說的,他沒有看妻一眼,更多的原因是要故意回避妻的目光。他怕面對著一雙明亮的牟子,因為那雙牟子發出的光,會讓他內心的秘密無處躲藏。 鐵一直用不停的忙碌來掩飾著:他穿衣、洗臉、做飯、掃地、吃飯、刷碗......鐵一直低著頭,目光只盯著手里的事務,從不斜視。但他依然感覺到妻在觀察他。他已經連續三四個夜晚失眠了,內心的煎熬,不穩定的情緒,使心里的事肯定難逃妻子的法眼。但鐵考慮的不是如何向妻子解釋自己的反常和不安,而是在思考如何面對回家后可能出現的狀況。 “我和孩子不回去了,行么?你看天也太陰了,預報也有中雨。” 妻忽然說出這個意見,令鐵怔了怔,并迅速理了理自己的思路,勉強吐出一個笑臉:“好啊!本來讓你們回去,就是順便回家見一見爸媽。咱媽總念叨你們娘兒倆。至于添箱做客應酬上的事兒,讓你們跟著去,不過是給我裝面子罷了,去不去都行。” 妻笑了:“呵呵,你希望我們一起回去,我們就跟你一起回去,省得你回老家丟面子!” 鐵意識到,妻這樣說,是在故意逗弄他,但鐵現在的心思,還回不到妻身上。他也知道,一個人在事前的煎熬,是心情最緊張和難受的,真要面對事實的時候,人反而坦然了。而現在,他正是在事前的煎熬之中,想拔身而出,卻是心不由己。 “咱們包個車回去,把你的面子給足足的,怎么樣?”妻繼續調侃,她仿佛看著情緒不安的鐵,是一種享受。 “不好吧?”鐵下意識的回答。“搞得像衣錦還鄉似的,多淺薄。” “那咱們坐公交,下公路了,步行回去。這樣多接地氣!,多親民!”妻繼續打趣。令鐵不得不把思緒拉回來,思考將要踏上歸程的交通工具地選擇上。 “咱們還是騎單車回去吧?一人一把單車,兩把賽車并行,回到村里,既不丟份,也不招搖,還能鍛煉身體。就當咱們全家一起搞了一次騎行游玩,多好?!” “考慮得如此周密,你還真用心了!” 本來想著與妻并肩騎行,一路上說說笑笑著回去的,可是,一騎上單車,不知覺間,就連續不斷地蹬腳踏板,鐵一個人一直勁地往前沖,竟將妻女遠遠地甩到了身后。但鐵并沒有意識到這些,更沒有意識到迎面吹著的北風,刮得他的赤裸著的雙手和臉蛋耳朵有些生疼。 就在五天前,鐵接到母親的電話,要他給出嫁的小惠送親。他當時沒有多想,只憑感覺回答母親:不回去了。沒有空閑,也怕見面了彼此都尷尬,也怕妻知道了,吃醋,弄得家庭聲色。了結過的事情,就一頁掀起。 然而,自己實在是難以一頁掀起。接下來的幾天里,鐵白天吃飯無味,工作無法集中思想,夜里更是無眠。作為一個村子里青梅竹馬長大的女同學、小妹妹,以一個兄長的身份,為小惠出嫁當娘家人的代表去送親,自己無疑是最合適的人選:于外,自己是村子里走出去的大學生公務員,干部身份,衣著、言行、形象,要比小惠自家門的叔伯兄弟們高一個檔次,更適合對接男方的家長;于內,兩家雖無血緣,但兩人的母親,卻打破了村里的行輩排序,拜了干姊妹;自己也與小惠從小學到高中,同學了十幾年,還被母親悄悄地提過親,更是被全村人認定是一對人。 “我為什么要拒絕呢?”鐵一直在追問自己。“我怕見到她嗎?我會影響到她結婚嗎?......” 其實,上小學的時候,他們是一個班級的,因為村里就這一個小學,每一個年級就一個班。上初中和高中的時候,他們雖然在一個學校里,卻一直沒有分到一個班過,七年多是時間,七八次分班,也沒有分成同班一次。只不過那些年里,村里一同上學的人,陸陸續續地都輟學了,到了高中階段,不止是本村,包括鄰村在內,也只剩下他們兩個。那幾年時間里,許多個周六和周日的下午,他們兩個一起騎著自行車進村和出村,成了村口的一道難得的風景。 “兩個人比著上學呢!” “兩個人都要非考試大學不可呢!” “兩個人真是一對佳人啊!” ...... 這些議論先是小聲,是私下的議論,但議論著議論著,就不再顧及他們的感受,當著面大聲說了出來。鐵還被喊稱“護花使者”,但他自謂算不上“護花使者”,至多是“陪花使者”。其實他們上高中那幾年里,都上的非常艱難:平時的成績不好,學習上困難重重,生活上也不太適應。應屆畢業那一年,兩個人雙雙落榜,再復習一年,又是雙雙落榜。那時候,他們都是二十出頭的人了,當年小學和初中的同學,有的已經結婚,有的在談婚論嫁,考大學于他們兩個,卻還是鏡花水月。他們的壓力極大,許多時候,鐵也想著,不上了,和小惠結婚成家算了。但他沒敢說,因為他覺得小惠考大學的勁頭很大。而且,這些議論,在別人,不過是一些應景的無聊閑話,于他們,則是扎心的譏諷和嘲笑。 上高五那一年,小惠上了一個學期多一點,過罷新年,不聲不響的離開學校去南方打工去了。也就在這一年,老天睜眼,讓成績并不突出的鐵,僥幸考上了一個專科學校。一路并行的兩個人,就此踏上了岔路,并越岔越遠,成了陌路。后來,鐵遇到了現在的妻,有了現在的家。期間,母親曾悄悄地提了一下小惠,鐵說,有了女朋友,并很快將女朋友帶到了母親面前。 現在想來,當初母親輕言漫語的一句詢問,應該是縈繞兩個母親心中多年,且私下談論過無數次的期望。 這念頭,鐵心中也盤旋了多年,思慮過無數次,但在遇到妻子之后,認定妻才是自己要娶的女人。二十多年的青梅竹馬,不如一次偶然間地無意撞見,緣分的深淺,真不在自己,而在于天。但鐵內心還是知道,自己對小惠有愧欠,縱然自己不曾有一句承諾,縱然兩個人之間一直平平淡淡;縱然兩個人一直都止步于城門口,一直在城外的狂野里逡巡、盤桓。 自己肯定是有點陳世美的。肯定有一點,因為,如果小惠也考上了大學,即便遇見現在的妻,也不會是這樣一種遇見,只能是忽略如沒遇見。甚至,不需要母親那一句小心翼翼的問詢,順其自然,也會成就與小惠的姻緣。而妻的出現,不就是與自己站在同一個平臺上嗎?而如果自己考不上大學,肯定也是去打工,那樣的話,他可能會直接把小惠處當作落腳點,以后的事,自然也就順理成章了。 再說考大學,對于他們這些游離于考上和考不上之間的學生來說,運氣的成分很大,而所謂的運氣,很大程度上就是心理素質。大考那幾天,如果能正常發揮,考出正常水平,就能夠考上;如果心里承受不了太大的壓力,吃不好,睡不好,心有旁蝥,考試失誤,肯定是考不上。但局中人深陷其中,道理雖然明白,情緒卻也難以自控。而小惠的突然棄學,讓鐵的心理一下子放松了:把考大學看淡了,不怎么擔憂了,正是這樣的心態成就了自己。 當時以為考不上學就沒有出路,人就活的極其失敗。現實呢?成功的人并不怎么成功。鐵就是一個普通的公務員,拿幾千元的死工資,自己的小日子也過的不寬裕,贍養父母的能力也有,但要徹底改善父母的生活水平,讓他們過上優裕悠閑的富家翁生活,卻是沒有一點可能。他帶給父母的,更多是精神上的滿足,和面子上好看。反倒是小惠,在南方打拼幾年后,辦起了自己加工廠,當了小老板,不僅幫她哥在縣城里買了單元房,還幫她哥買了私家車,使他們家徹底變成了富裕戶,過上真正的小康生活。她找的這個老公,也是一個正正經經的名牌大學畢業的大學生。這個世界上,一個人的成功與失敗,真讓人看不懂。人生的那些起起伏伏,對一部分人不過是一種心理感受,而對另一部分人,卻是取之不竭的寶貴資源。小惠的成功,除了高中幾年打下知識底子,另一個原因,肯定是內心里對失敗的不甘。而自己缺少的,不就是這個=種不甘之心嗎? 雨點打在臉上,才使鐵一下子驚醒:自己早蹬出了一身汗。回頭看看,已經失去了妻的影子。鐵苦笑起來,只顧著捉摸自己的心事,把妻女忘得一點不剩。真是罪過! 雖然自己從沒有在妻面前提過小惠,但妻與母親聊天,母親肯定會向妻透一些小惠的事。成年人都有不為人知的過往,這很正常,妻也不會放在心上。但現在影響到生活,就不一樣了。 鐵停下來,等了好一會兒,妻才馱著女兒趕上來。鐵連忙趕過去,并脫下自己的外套,穿到女兒身上,還想把女兒抱過來,放貸自己的單車上。但女兒不愿意,怎么說也不愿意。鐵想勉強硬抱狠拽,竟然把她給惹哭了。 “這幾天你狠敦她幾次了?再這樣狠敦下去,她都不認你這個爸爸了。” “壞爸爸!” 鐵吃了一驚:這幾天狠敦過女兒嗎?怎么沒有印象?自己一直對女兒很好啊?自認為是一個成功的暖爸,那事兒竟讓自己心慌意亂焦躁不安到這種程度了嗎? “可能要下大了。真不該讓你們陪著我回家。”鐵聽懂妻的話里深意,忙岔開話頭。 “淋雨就淋雨吧!和你一起淋雨,又不是第一次,這也不會是最后一次。不怨你,是我們自己愿意。” 妻不肯饒恕,繼續敲打他。這敲打,正中他的軟肋,令他更加不安了。 “既然你們愿意陪我一起淋雨,那咱們就一起淋一場快樂的雨。” “快樂?閨女,你說咱們淋雨快樂嗎?”妻滿懷疑慮,把目光投向女兒。 “不快樂!”女兒一個人坐在單車后面,風吹雨打的,一路上沒有人逗她,打盹也不安生,自然不開心。而女兒的回答,當然也能反映一樣被冷落的她的母親的心境。 “好了!咱們走吧,得加快速度!” 但上天并沒有因為他們加快速度,就讓他們躲過這場醞釀已久的雨。他們一家人很快就淋濕了衣服,而走下公路,來到鄉間土路上,更是泥巴粘滑,連推著單車走,也變得不可能。鐵只好讓妻抱著女兒慢慢地走,自己扛起一把單車,往前走二十幾米后,放下,再回來扛另一輛。抱著女兒的妻,走的很艱難。她穿著高跟鞋,粘得幾乎寸步難行。不得已,鐵只好自己抱起女兒,與兩把單車交替著往前挪動。妻也脫掉自己的高跟鞋,赤著腳在泥巴地上試探著前移,路面上石塊瓦礫極多,硌得妻哎呀哎呀亂叫,腳指頭,腳腰里,早硌出了口子,淌出了血,妻的淚水,也早流了下來。 鐵后悔了,后悔自己沒有選擇前天回來,后悔自己的事讓妻女也來承擔,后悔沒有包一輛車,后悔...... 但后悔沒有用,離家這四五里土路得一步一步的走,必須得把妻子女兒,還有兩輛單車一起帶回家,而且,要緊的是,如何才能盡快趕到家,既能讓妻女早一點得到溫暖,也能趕上小惠的回門宴。 辦法有么? 有。鐵脫掉自己的鞋子,給妻穿上,并把她扶到路邊的渠溝里,并把女兒交給她,讓她抱著女兒,蹚著腳脖深的水走;自己也把兩把單車放到渠溝里,在水里推著前行。現在鐵輕松多了,雖然還是兩輛單車交替著推行,但要比肩扛手抱省力氣。而妻抱著女兒,穿著鞋子蹚水前行,腳下也利索多了。心情好轉的妻,還從堤坡上摘一株野草,當花朵逗女兒。 走了一段,鐵忽然又是靈光一現,高興地喊住妻子:“我有辦法了。咱們把車子寄放在近處一個人家里,給女兒找點干衣裳,雨傘。咱們空人回家,豈不更輕松?” “好辦法!你早先咋沒有想到呢?” 早先?是啊,早先在干啥呢?早先下公路之時,找個近處的人家,把車子寄存那兒,再借點雨具,這一路,豈不省更多事? “早先,沒想起來。我這個人,笨蛋一個啊!” “是沒有想起來?還是沒用心想?我看是心用到別處了吧?” 心用到了別處了?這句話提醒了鐵:這幾天在家里,在路上,確實把心用到了別處,只想著自己對不起小惠,但自己與小惠之間其實什么也沒有。如果說有的話,那也是兩家大人有共識。對了,就是兩個母親之間有承諾,就是這樣,一定是這樣,自己不欠小惠什么,欠的是小惠母親對自己的空喜歡帶來傷害,是自己和母親對不起小惠的母親。 “我想明白了,我現在想明白了。我媽讓我回來,是想讓我給小惠媽媽一個補償,我只需證明我沒有忘記小惠媽媽對我好,就行了。” 聽到鐵的表白,妻也笑了:“那你準備怎么證明?” “回家就是證明!” “是么?” 他們回到家里還是晚了,已經快下午三點了。秋季的下午三點,這下午已經過去大半,宴席已經散了,客人們已經走了,小惠也走了。鐵顧不著回自己家,直接抱著女兒,牽著妻子來到小惠家。母親和小惠的嫂子早在小惠家的院門口張望等待,看見鐵一家人渾身泥巴、渾身滴水走回來,笑著迎上來。母親一把抱過女兒,小惠的嫂子拉住了妻,把他們迎到鄰居家里,拿出早已經準備好的干衣服讓他們換上,又給他們端來三碗熱姜湯。女兒喝了幾口熱姜湯后,就在母親的懷里睡著了。 妻看著母親說:“把她放床上睡吧?她大了,抱著多沉?” “不沉,不沉。我自己的孫女,親都親不夠呢,哪會覺得沉啊?” 母親的話,感動得妻的眼圈都紅了。這一路的艱辛,有母親這一句話,也值得了! “媽,我和鐵想去見見我姨。我還沒有正式拜見過她。聽說你們是跪拜過的干姊妹,關系好著哩!她對鐵也像親兒子一樣親!” “好!好!好!” 剛才還熱熱鬧鬧的小惠家的院子里,現在一片靜寂,連一個人影晃動也沒有,只有幾條狗狗在雨中啃食中午宴席上扔的骨頭。這些狗狗也不認生,看見鐵一行五人進院里,只是挪動一下身體,照舊啃它們的骨頭。 小惠的母親坐在她家中堂的門口,兩眼空洞無神的望著空蕩蕩的院子。她頭發已經花白,人比母親老多了,也瘦多了。看到這一幕,鐵的眼淚已經淌了出來。 “姨,我回來晚了。我對不起你!” 妻先一步跑過去,一把抱住剛起身站起來的小惠媽媽,像抱住自己的母親一樣親,一樣近。 “姨,你認得我嗎?我們前天就應該回來送小惠妹妹的,小惠是我們的親妹妹,你是我們的親姨,和我媽一樣親的親姨。” 小惠母親笑了:“閨女,你的嘴可真甜!” “當然甜了,我回到家里,看到你和我媽,就像吃了蜂蜜,全身都是甜的。” “好閨女,你真是個好閨女!” “你喊我一聲好閨女,可不是白喊的。我有一個禮物要送你。” 妻變戲法一樣從衣兜里掏出一個玉鐲子,拉起小惠媽媽的左手,就往手上套。 “不!不!不!這太貴重了,給你媽戴吧,我不能要。” “不貴重,才幾百塊錢。你不愧是我媽的好姐妹,啥好事都要想著她。你想著她,我們也想著她呢!給你買一個,哪能撇下我媽啊?” 小惠媽媽的手脖又瘦又細,稍一用力,就戴上了。可母親的手脖胖了太多,怎么戴也戴不上...... +10我喜歡
零度生存理念就是一種心態,一種任何情況下都鎮定、沉著的心態。這種心態體現為心靈的清朗與康健。這里沒有為俗風搖蕩的心旌,沒有浮云遮蓋的朦朧睡眼,云卷云飛,看似尋常;花開花落,意態自然。處秦山之嫩,不會飄然化仙;居河谷之低,不會戚然都滿。出入廟堂,不為阿諛奉迎而忘乎所以;身居陋巷,則因身為平民而自得其樂。風霜雪雨,心空常綠不凋;寒暑易節,平靜無以超時;感受世態炎涼,絕不愛恨無常;體味人情冷暖,更知喜怒有節。總之,以平常之心處世度人,以從容之態演繹人生。這就是零度生存理念的基本主張。這也是從容人生的“行動框架”。 我不知道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出生的讀者,有多少人能知道高爾泰先生。這位從五十年代就聞名中國美學界的大學者,一生顛沛流離,孤苦滄桑。 他出生和讀書在江蘇,畢業后工作在蘭州,1957年被錯劃為右派”后到甘肅省夾邊溝農場,后來雖幾經輾轉逃離了奪命的夾邊溝。但貧窮和厄運卻始終糾纏著他的命運。他常常是家徒四壁除了床和桌子什么家具都沒有,窘困到買不起肉和水果的程度。直到八十年代末,他去了美國,在七十歲的時侯生活才變得安穩富最近他在大陸出版了《尋找家園》一書。可貴的是面對自己生的苦難,他沒有呼天搶地的大悲憤,也沒有更大的傷心哀怨。與他的美學理論一樣,他從感性出發,回歸本真的人性。同是回憶錄,從材料的選擇、細節的捕捉,到敘述的角度,都大大超越了囿于個人經歷的傳寫,更有別于在意識框架下批評意識形態的庸俗社會學文本。他知道,在中國這塊土地上,有太多凄慘的故事,因而有了太多催人淚下的文字。因此他不隨俗,不用自己的悲哀去賺取讀者廉價的眼淚。 不隨俗,已經不易。不從雅,則更不易。不管是被尊為“旗幟”,還是被貶為“靶子”,高爾秦先生從來都是從容鎮定。他的輝煌是貨真價實的,有他量不是跌宕浩繁但獨樹一幟的文字為證;有他雖沒有流行的效果但潛在而持久的聲望為證;同時,高爾泰的甘于落寞也是實實在在的,有他從反右到“文革”以至到八十年代長達三十年非凡的際遇為證;有他從九十年代初至今長達十幾年隱士般購生活為證。但是,不管是大起還是大落,不管是行文還是為人,高爾秦沒有“我不下地獄誰下地獄”圣徒般的悲世,也沒有“風蕭蕭兮易水寒”英雄般的牽情。他控訴,但止于個人的悲苦他驕傲,但同時也不悲憫;他敏感,但不脆弱;他唯類,但并不苛刻。 這是一個成熟的知識分子的心靈樣本;也是達觀人生的得意之作。我們的零度生存理念就欣賞這樣的人生創意 +10我喜歡
邱采蕙的評價心得73749郭詩婷的開箱推薦文天地86636林碧人的評價心得77971王建盛直播開箱推薦江佳昀的優質好物推薦曹惠雯的優質好物推薦陳琳火的推薦評比清單17631陳其樺的優質好物推薦86543
閑暇時間決定你一生的高度 (2) 吳瑤榮的優質推薦評比楊婷雅竹筍炒臘肉 (2) (3) 鄭左然直播開箱推薦蓮花開——路一直都在 (2) (3) 鐘佳欣的評價心得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