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火燒得很旺,一根根木柴被推進吐著火舌的爐膛,和鍋中的熱油一齊發出清脆的噼啪聲。在擁擠的老房子里,一道竹筍炒臘肉讓廚房瞬間變成了溫暖的心臟。鍋中氳出的一層又一層炊煙,悠悠地飄著,停泊在泛著卷煙紙般淡淡黃色的墻壁上。   竹筍炒臘肉是家里人都喜歡的一道菜,每次新年合家團聚時,這道菜便是餐桌上必有的。這道菜所用的竹筍經過舅舅在市場上的一番精挑細選,必得是最鮮嫩的才能入他的眼;臘肉是外婆早早腌制好的,肉香早已在時間的運轉中毫無保留地傾瀉了出來,肥瘦均勻,油而不膩,最合大家口味;而外公做飯的手藝是最好的,每次這道菜都是由他來掌勺。   外公總是盡力周全著每個人的口味和需求,他做飯的手藝并非一種可以輕易模仿的技巧。美味的秘密不在任何食譜上——要到他做的菜里去尋。只有真的嘗一口他做的菜,才知道他把所有未曾浮在空中、掛在嘴邊的感情全都傾進了一蔬一飯的瑣碎中,這樣的菜如何才能不好吃?   要做這道菜時,外公會早早精心準備好各種材料放在廚房里,竹筍、臘肉、彩椒、姜蒜、各式調味品,把窄窄的廚房填塞得無比充實。筍片焯水,臘肉煸香,萬事俱備時,切好的蒜瓣相繼跳入鍋中,舒展開拳腳,與鍋中熱油打個難舍難分,蒜油的香氣一陣陣撲著鼻子飄過來。每從這時開始,食材接連登場,我們的味蕾便也開始了不斷的綻放。在油溫的不斷上升中,臘肉裹著竹筍,竹筍挾著臘肉,配菜和調味品也慢慢與它們團在了一起——它們牢牢地結合,少了哪一種都不成一道成功的竹筍炒臘肉。翻炒幾下,美味即可出鍋,待到裝好盤,就連那盤子也仿佛跟竹筍炒臘肉一起散發著誘人的熱氣。此時我們總是等不及稍稍放涼,便用木筷子夾起一塊晶瑩的臘肉,唇齒間彌漫的反而是竹筍的鮮甜。這樣妙不可言的味道,在記憶中留下一圈又一圈深深的印痕,年深月久了,竟繞成一種無法言喻的鄉愁。   今年的竹筍炒臘肉是大姨一手操辦的,在褪了色的搪瓷盤子里,竹筍炒臘肉仍然散發著騰騰的熱氣,我坐在餐桌的這頭,在霧氣的繚繞中看見對面那張外公常坐的竹椅還空著,我知道現在該等他入席。我用手輕輕扇著吐著叆叇云霧的那道竹筍炒臘肉,思緒也隨著那飄走的熱氣一同去了很遠的地方,就停在記憶里最深的那道印痕上。   大年初一的晚上,我跟表哥一起到屋前的空地放鞭炮,我在后面死死地當著他的小跟班。表哥拿著一盒火柴在我身前狡黠地虛晃了晃,故意對我說:“來來來,這次你去放鞭炮!”。我早算準了他有這一手,從家里走出來便一直用雙手緊緊捂住耳朵,裝作什么也聽不見。表哥自覺沒趣,便自己走前去擦亮火柴,只見他手腕輕輕一轉,那鞭炮引線上便在黑暗中擦出了一束金色的火花,射出一陣我們期待許久的光芒。在不自覺時,我們捂著耳朵的手早已放下來,極力鼓出一陣掌聲,大有跟鞭炮聲叫板的意味。毫無懸念地,這串不自量力的鼓掌聲,在面對爆破的鞭炮時像是把一塊小小的石頭投進了大海中,瞬間連波紋也找不見了。而大地是站在我們這邊的,它仿佛變成一張極有彈性的隱形蹦床,任我們恣意縱情地跳著,卻絲毫不惱怒,只是默默反饋出一陣陣短暫的跺腳聲,與掌聲合在一起去跟鞭炮聲抗衡。   玩到盡興的時候,竹筍炒臘肉的味道代替了一切催促和呼喚,我和表哥由那味道牽著鼻子走,肚腸不住地加緊了抽。   記憶中,外公的臉在炊煙的掩映中淡去了原有的樣子,唯一真切的是盤子里那道竹筍炒臘肉的香味。那時的我還是個胖孩子,渾身上下最不缺的是肉,卻為了比別人先嘗一口竹筍炒臘肉而霸道地和表哥爭得不可開交,眼看著要搶不過了,我便雙手叉腰,學著大人要生氣的樣子。見我這樣,表哥便嘻嘻哈哈地走過來,往我的嘴里塞上一大塊臘肉。這時媽媽從廚房里走出來,其實本沒有注意我們在做著些什么,我卻做賊心虛,為了掩飾偷吃的行跡,用新衣服的衣袖粗暴地揩干凈嘴邊的油。   表哥在一旁捂著嘴竊笑,我在一瞬間暴露得一覽無余。媽媽的眉頭擰成一個結,走過來雙手叉著腰,仿佛有滿腔的話正準備對著我們全部一起倒出來。我知道當她雙手叉起腰時就是真的生氣,但我也知道她肯定奈何不了新年“不得罵人”這樣必須嚴格堅守的條令。那天,她只是叮囑我們不許再胡來,搖搖頭說了一句:“算了!”我們便如蒙大赦般逃脫了。   晚飯桌上,舅舅三杯兩盞下肚,臉已被烘得發亮。他站起身,手中的酒杯就像在柴房里找一頂草帽時的手電筒,照過每個人的面前:“來!我——祝大家萬——事如意,新的一年——也要——常團聚!”這一番話贏得大家叫好,我們紛紛舉起玻璃杯,把它們籠在桌子的中央,任它們激出一陣小小的漣漪,碰出溫潤的動響。   還未等表哥杯中的橙汁喝完,媽媽就拋出問題:“今年的期末考試成績如何?”表哥的臉紅得像滿地的鞭炮紅花,憋了許久才從嘴里漏出兩個字:“忘了!”見此情形,我便從旁插科打諢,見大家的筷子為了那盤竹筍炒臘肉打了幾次架,就不知天高地厚地說:“還有很多好吃的菜呢,你們別老搶我的竹筍炒臘肉呀……”說完這話,外婆就用筷子的尾端輕輕敲一下我的頭,笑著對我說:“小孩子,別亂說!”大家便又笑作一團。   外公總是最先吃完飯,這時外公坐到一旁的木沙發上,把他裝煙草的紅色鐵皮盒子拿出來,在卷煙紙上輕輕蘸一點唾沫,很快就卷好了一根煙。外公就這樣靜靜地抽著,吐出一圈又一圈煙霧。見我和表哥還在飯桌上繼續鬧著些幼稚的爭執,他卻從不勸和,也不露出一絲不悅,他只是淡淡地看著,皺紋里折起一道又一道慈愛的神情。在外公的煙草味里,我雖沒有喝酒,但竟感到有一種微弱但幸福的暈眩。   電視里播著春節聯歡晚會的重播,窗外是不間斷的煙花爆竹聲,然而我們卻好像根本聽不見這種種雜音,在一個亮著溫暖黃色燈光的窗口里,浸沒在只有我們聲音的那片海洋。在大家不斷的碰杯中,在大舅的高歌中,在我和表哥的歡笑中,在外公飯后點燃的煙草中,團聚的一頓飯便這樣吃完。我再也沒吃過那樣好的竹筍炒臘肉了。   不知什么時候,眼前那道竹筍炒臘肉已不再蒸著熱氣,只是還虛弱地微微呼著一點鼻息。大姨邊解圍裙,邊從廚房走出來,見我沒有動筷,便疑惑地問我:“菜都上齊啦,你還愣著干什么?吃吧!”她一屁股坐在我對面的那張空椅上,熱情地給我夾了一塊臘肉,說:“你小時候最愛吃這個啦!快嘗嘗!”我把那塊臘肉囫圇塞進嘴里,然而當舌尖剛觸到它的時候,我就知道它根本不是我記憶中的那一道菜——舅舅太忙,沒有空閑的時間去挑竹筍;外婆身體不好,變得十分遲鈍,早已忘記如何腌制臘肉;而外公已經過世,此生我早已無緣再品嘗他的手藝。大姨的手藝并不差,不過,回憶中外公做的那道竹筍炒臘肉,雖已很久沒有吃過,但味道卻好像一直都停留在舌尖上,時間越久,味道反而越真切。此刻眼前這樣的一道菜,要我怎么欺騙自己的味覺,說今年算是吃過了竹筍炒臘肉?   舅舅又在敬酒,他坐在位置上自斟一杯,緩緩地伸出酒杯,懶懶地說:“別的我就不多說啦!以后一家人和和美美,常團聚!”飯桌上的我們,仍然話題不斷,甚至連笑點都十年如一日地一致。我們一遍遍翻炒著過去的笑料,那些老掉牙的事情在團圓飯的桌上一次次熱起來,飯桌上的空氣一刻都不曾安靜過。   然而,那一刻,屋里黃色的燈光在我眼中晃得像白燭燒出來的焰,我是真的感受到了眼前一陣難以言述的暈眩;天花板更簡直是塊棺材蓋,壓得我難耐。   那一天團聚的飯桌上,我真真切切聽見電視機里春晚重播的聲音,看見往年外公最喜歡的小品演員在表演,惹得臺下觀眾捧腹。我身處團圓飯的席間,卻像隔著一層透明的玻璃,旁觀著大家竭力維系著的一種溫情。這感覺就像遠遠地看見一道熟悉的炊煙,望著它尋過去,才知道它不是屬于我們的。我默不作聲地把杯中的一小口酒和眼前起的霧汽收斂進身體里,低頭繼續吃著大姨夾到我碗里的竹筍炒臘肉,那一刻我才發現,在這種冷清的熱鬧中,回憶竟是唯一供我取暖的東西。   有許多回憶,無法復制,即便盡力復現,卻永遠似一只穿上龍袍也不像太子的貍貓——這些回憶其實只適合藏匿在腦海的深處,相見不如懷念。它也像一種有毒性的藥,平日不會尋來喝,某日猝不及防地隨著一味藥引子強灌下去,便苦得心頭也發麻。然而苦澀過后,它留在心口那一陣短暫卻無可取代的暖意,便足以讓那些在飲鴆止渴的人說一句:“我這是心甘情愿的”。   作者簡介:楊婷雅,來自廣東深圳,熱愛文學和寫作 +10我喜歡

原創: 飄雪的天堂  墨上塵事 夜,詭異的靜。   和平小區里傳出激烈的爭吵聲,驚醒了午夜沉睡的惡夢。   突然,風起,雨倒。玻璃打碎的聲音,摔門的聲音,還有孩子的哭喊聲.......   “離婚!我已經受夠了。再也不想與你和你媽在一起生活了。我不會再因為孩子,放棄我自己的幸福。”   白媚最終還是要和張君離婚。   兩年前,張君做小工程,賺了些錢,在縣城買了房子,汽車,一家人便搬進縣城居住。女兒八歲,漂亮,乖巧,懂事。兒子六歲,帥氣,聰明可愛。張君出差,母親在縣城幫忙照顧兩個孩子,妻子白媚開了間茶樓,生意還不錯,小日子蒸蒸日上。惹得很多人羨慕嫉妒。   幸福的生活是知足的人體會出來的。   白媚在茶樓認識的人形形色色,土豪劣紳,謙謙君子,領導干部,有時陪他們喝茶聊天,時而被邀請出去游游山,玩玩水,看景玩耍。時常幾天幾夜不回家住。風言風語傳入白媚婆婆耳朵里,心里自然不是滋味。便問白媚和誰出去了,整日不回家看孩子,都干嘛去了。   被婆婆一問,白媚很是生氣,與婆婆大吵一架,說自己都是為這個家過的更好,生意上的事,讓婆婆少操心,在家看好孩子就行了。   婆婆心里憋屈,就感覺媳婦白媚自從開了茶樓就變了。再加上小區里傳來的一些風言風語,婆婆更加羞憤惱怒,便打電話讓出差的兒子張君回家了。   接下來的日子就是夫妻爭吵,婆婆苦惱,孩子跟著遭罪。白媚恨婆婆,說都是她嚼舌根,引發一次又一次的家庭戰爭。白媚每次吵架都提出和張君離婚,因為孩子,婆婆阻止張君同意離婚。   和平小區,家家戶戶都和平。   小區里每個單元每個站牌上,都寫著這幾個字,多么溫暖的醒目語。   白媚,張君每次吵架時,兒子女兒都嚇的躲在房間里不敢出來。他們怕,爸爸又把電視摔掉,把窗戶打碎;他們怕,媽媽又把水杯,餐具摔碎,把被子扔掉。他們怕,爸爸媽媽會離婚,最后也將他們姐弟扔掉.......   可最終,姐弟兩個最害怕的事情還是發生了。爸媽離婚了,可他們沒有被扔掉,卻被分開了……   姐姐跟著媽媽留在了縣城,弟弟跟著爸爸奶奶回了老家。   被迫分開的一刻,姐弟倆緊緊地抱在一起,放聲大哭。   “媽媽,不,不要,我不要和弟弟分開......”   “爸爸,爸爸,我要姐姐,我要姐姐,我不要走,姐姐――”。臨行時,奶奶抱著痛哭流涕的小孫女,心如刀割,含淚抱著哭喊的孫子離開了……   城里的大房子,剩下白媚和女兒,自從姐弟兩個分開后,姐姐每天晚上躲在自己房間拿著手里的一條墜有連心鎖的項鏈,流著淚,唱著“連心鎖,連心鎖,我和弟弟心連心,永遠不分開……”   跟著爸爸回老家的弟弟,比起姐姐幸福了很多,他還有爺爺奶奶疼愛,可弟弟卻不再淘氣,懂事得讓人心疼。整日拿著姐姐送他的連心鎖項鏈,瞪著水汪汪的眼睛,看呀,看呀,嘴里還哼著“連心鎖,連心鎖,我和姐姐心連心,永遠不分開……”   愛情,就這么沒了。   家庭,就這么散了。   親人,就這么遠了。   走著,走著,你走遠了,看不見了。   走著,走著,你回頭了,我不見了。   走著,走著,一切都有了,卻什么也沒有了……   END   作者自述:   飄雪的天堂,筆名:雪兒。 +10我喜歡

ecf18bw55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新聞中或是雜誌中,常會聽到,萬物齊漲就是薪水不漲
說的大多是上班族的寫照,同時也是我的寫照

文章標籤

ecf18bw55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經營了許久的蝦皮,也去聽過很多蝦皮老師的課程
其中老高的課程讓我覺得CP最高,成效看的見

文章標籤

ecf18bw55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經營了許久的蝦皮,也去聽過很多蝦皮老師的課程
其中老高的課程讓我覺得CP最高,成效看的見

文章標籤

ecf18bw55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因為疫情的緣故,許多企業已經強烈意識到線上通路的重要性,根據經濟部統計,因為疫情影響,帶動線上購物需求增長,第二季零售業網路銷售額年增33.7%,明顯優於全體零售業營業額年增2.3%

占整體零售業營業額升至11.7%,可見早在1-2年前布局電商的企業主,在這波電商成長潮流中,都可以獲得不錯的績效。

文章標籤

ecf18bw55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因為疫情的緣故,許多企業已經強烈意識到線上通路的重要性,根據經濟部統計,因為疫情影響,帶動線上購物需求增長,第二季零售業網路銷售額年增33.7%,明顯優於全體零售業營業額年增2.3%

占整體零售業營業額升至11.7%,可見早在1-2年前布局電商的企業主,在這波電商成長潮流中,都可以獲得不錯的績效。

文章標籤

ecf18bw55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因為疫情的緣故,許多企業已經強烈意識到線上通路的重要性,根據經濟部統計,因為疫情影響,帶動線上購物需求增長,第二季零售業網路銷售額年增33.7%,明顯優於全體零售業營業額年增2.3%

占整體零售業營業額升至11.7%,可見早在1-2年前布局電商的企業主,在這波電商成長潮流中,都可以獲得不錯的績效。

文章標籤

ecf18bw55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經營了許久的蝦皮,也去聽過很多蝦皮老師的課程
其中老高的課程讓我覺得CP最高,成效看的見

文章標籤

ecf18bw55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新聞中或是雜誌中,常會聽到,萬物齊漲就是薪水不漲
說的大多是上班族的寫照,同時也是我的寫照

文章標籤

ecf18bw55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新聞中或是雜誌中,常會聽到,萬物齊漲就是薪水不漲
說的大多是上班族的寫照,同時也是我的寫照

文章標籤

ecf18bw55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